建设部曾对17个省市的建筑节能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北方地区的节能设计达到90%,而在做了节能设计的项目中只有50%多按照设计标准去做;夏热冬暖地区有节能设计的占19%,其中实际实施的有11.2%;夏热冬冷地区有节能设计的占20%,实际实施的有44%。
按此调查,全国只有58%的建筑在执行建筑节能设计,在施工阶段,只有23%真正执行。因此,汪光焘强调,在解决400亿平方米既有建筑如何降低建筑能耗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新问题,要对新建筑严格执行节能建筑标准。
今年7月1日新颁布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要求,新建成的公共建筑相比老建筑的总能耗要减少50%。而此前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大约是普通居住建筑的10倍左右。
有开发商认为,新型节能材料会增加成本。如果使用新型节能材料,京津地区每平方米建筑大约增加30元的成本,夏热冬暖地区要增加50元,夏热冬冷地区要增加80元,这对企业来说属于额外付出,而且市场要求并不高。
对此,汪光焘反驳,认为价格成本导致不能很好地推进建筑节能的观点不能接受。“建筑节能是法定要求,法定没有任何条件,必须执行,不存在市场认可度。而新型节能材料的价格成本上涨,是成本的应有内涵,不存在额外成本。”他希望开发商从利润空间里拿出一部分,为社会作出一点贡献。
据了解,建设部正在与有关部门建立一个远景目标,要在2007年,建筑能耗在现有基础上再降低一半。到2020年,建筑能耗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