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公示的核心依然是确定一个时间节点。但这个时间点的确定,是以“市、区住建部门根据项目地基验槽等相关资料”来认定,力求做到符合事实、合理公平。因为哪怕是早一点点,晚一点点,都关乎到基准地价的高与低,和补缴出让金的多与少。
还是那句话,既不能少收,损害政府和公众利益;也不能多缴,让开发商吃亏喊冤。涉及到钱,兹事体大,所以必须予以公示。
公示的目的,是要尽可能接受社会监督,充分体现此举的严肃性和公正性。而公示期内无异议的话,接下来就将依照各个楼盘的开工时间节点,确定基准地价评估出应缴出让金数额了。
再往下走,补缴出让金,办理项目后续手续如不动产登记等。至此,问题楼盘则可以视为化解整治完毕,可以健健康康出院了。
从公示的29家楼盘名单以及开工时间看,有几个特点:首先,这些项目之中,问题不一,情况复杂。主要涉及:
1、单位家属院,如发改委滨河路家属区、鸭灌新区家属院、中建七局四公司住宅楼、中原厂生活二区等;
2、经适房项目,如鸿源小区、锦城园丁、解放军6456工厂经适房等;
3、商品开发项目,如帝苑锦城、东方电力花园、滨河馨苑 等;
4、农运会涉及项目,如儒林商都、钓鱼台壹号等;
5、城改项目,如美丽之都、盛世华庭等。
其次,项目时间跨度之大,超乎想象。最早的如南阳文华艺术学校住宅楼,开工时间1998年8月;中建七局四公司住宅楼 ,开工时间2001年9月;建设路静园小区,开工时间为2002年1月。而彼时南阳中心城区的房价,基本还在不足千元的三位数水平。
最晚开工的,儒林商都开工时间,C区2013年4月 D区2016年1月,项目后期已经无限逼近万元大关了。可以想象,其地价水平差距会有多大了。
自2014年,中心城区开始对集中爆发的问题楼盘进行大规模整治以来,距今已经进入第八个年头。
实事求是地说,经过数年努力,问题楼盘中的大多数通过或补票上车,或梳理解救,或司法诉讼等不同途径得以整治。如本次29家楼盘的集中公示,无疑即是其中的一部分。
同时,自2015年之后,人们看到新的问题楼盘再度发生的案例,日渐稀少。但如白河南某府这样“被烂尾”的情况,还是不幸发生了。
所以,值得重视的是,问题楼盘再发生的防范抵御机制必须全方位建立起来,以坚决杜绝问题楼盘边治理,边发生的情况出现!
否则,怎么称得上副中心城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