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淅川县不经国道,不通铁路,人称河南“小西藏”,特殊的县情使淅川在一定时期内处于滞后状态。进入新世纪,县委、县政府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对城镇发展进行重新审视,形成了“抓规划就是抓经济抓发展”、“规划也是生产力”的共识,迅速掀起了新一轮城镇建设热潮。他们始终把规划作为城镇建设的先导工作常抓不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内外考察学习,开阔视野,吸取经验。同时,该县先后聘请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新加坡创新集团、河南大学历史文化研究院、十堰市规划设计院对《淅川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完善, 并先后完成了综合体育场、中心文化广场、怡心园、工业园区以及范蠡公园四个区域上百个景点修建性详细规划。该县又邀请南京工业大学规划设计专家对县城东、南、北三个入城口,酒厂商贸城,北岗广场进行了重点规划;聘请信阳绿化管理处对县城进行绿化设计;聘请北京大学编制了《淅川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对丹江风景名胜区、荆紫关“清代一条街”、“千年古刹”香严寺等风景名胜区进行科学规划。
自2005以来,房价一路飙升,年均递增15%以上。尤其是2007年房价涨势达到一个高潮,平均达1000/平米元左右,涨幅近达70%,城区繁华地段达1100元----1200元/平方米,黄金地段体育场英泰花园房价已突破1500元/平方米。同等房的售价每套均比2006年高出2万元以上,每平方米上涨近200元,涨幅超过20%。远远超出同期淅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0%的水平。
房价大幅上涨的原因有三:一是因土地、建材、人工等价格持续上涨造成了商品房价格的过快增长。据调查,近两年来,土地价格以年均20%速度不断攀升,各种建材价格年均增幅在30%左右,人工费年均增幅不低于40%,由2006年70元增加到今年100元左右,这些上涨成本最终都分摊入房价中,相应提高了商品房价格。二是住房需求增加。随着城镇人口的急剧增加,在城区购房者购买欲望强烈,再加之当前物价持续上涨,造成了购房者心理压力增大。受涨价的心理预期影响,为避免可能增加的不确定支出,出现了超前购房的热潮,这进一步刺激了房价的上扬。商品房价格涨势不容忽视,经济适用房拭目以待。当前房价涨幅明显高于居民收入水平增长,远远超出了居民的承受能力,大户型供求过剩,中小户型不足,经济房、廉租房比例甚微,商品房大型化、高档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经2008年世界整体经济格局的冲击,淅川县的房地产市场有所降温,价格有所降低。对于调节房价,满足需求,起到了一定缓冲的作用。
如今的淅川县城,建成区面积增加到12平方公里,规划控制区面积扩大到43平方公里,形成了七纵九横的道路交通网络和东、中、西三大城市板块,相继建设了范蠡公园、综合体育场、丹江大道、仿古步行一条街等一批标志性精品工程。全县城镇总面积也扩大到27.7平方公里,建制城镇达12个,并创5个市“星级集镇”,4个中州名镇和3个省、市“重点镇”,城镇化率达到36%。淅川,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建设速度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山水园林城市迈进。